|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釋永信惹麻煩: 釋永信海外發聲 中共統戰崩塌與佛教信仰被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7月27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官方通報,罪名包括挪用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並育有私生子。次日,中國佛教協會迅速注銷其戒牒,稱其行為“嚴重敗壞佛教界聲譽,損害出家人形象”。這一事件不僅因釋永信“副廳級幹部”身份引發國內熱議,更因其海外團隊在X平台上的激烈發聲掀起國際關注。時評人杜文認為,中共通過釋永信將佛教改造為政治工具,意在毀滅其信仰根基;江峰則指出,釋永信的倒台標志著中共統戰系統的崩塌,其獨立於體制的商業網絡觸碰了政治紅線。兩位時評人分析了釋永信事件背後佛教信仰的危機與統戰體系的失控,揭示中國宗教在政治與商業夾縫中的困境。


釋永信的“副廳級”身份與統戰操控

杜文在《內部視角看中國》中指出,釋永信不僅是少林寺方丈,更是一位“副廳級幹部”,身兼第九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河南省佛教協會會長及登封市政協副主席等要職。他強調,釋永信的上位並非“佛祖顯靈”,而是中共統戰系統“精心栽培”的結果。杜文引用中共黨章,指出宗教人士需“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道德上能服眾”,而釋永信正是這一標准的“優秀代表”。其政治忠誠使其成為控制宗教、消滅佛教獨立性的工具。杜文進一步揭示,中共通過行政化手段將僧人變為“黨的幹部”,讓寺廟失去神聖性。釋永信的丑聞被長期庇護,正是因為其“政治上聽話”,為中共統治服務。


江峰則在自媒體節中表示,釋永信的倒台標志著“中共統戰系統的全面垮塌”。他指出,釋永信並非傳統僧人,而是“披著袈裟的職業管理人”。1987年和1988年,釋永信兩次被少林寺長老以“違戒敗德”為由開除,卻因體制扶持逆襲成為方丈。這種“官僧一體”模式表明,中共利用宗教領袖服務政治,而釋永信的被查反映其政治價值耗盡。江峰強調,釋永信的“金身”依賴於政治靠山,當其觸碰政治紅線,統戰體系因其獨立性而失控,迅速將其拋棄。

一位推友稱釋永信為“披著袈裟的太監”,將少林寺比作“權貴的提款機”,諷刺其宗教外衣掩蓋的政治本質。另一位網民認為,釋永信被查可能與其政治靠山在中南海內斗中失勢有關,暴露了統戰政策將宗教工具化的本質。

少林寺的商業帝國與佛教信仰的侵蝕


杜文尖銳批評釋永信將少林寺從清修之地變為“印鈔機”,摧毀佛教信仰的純粹性。自1987年接管少林寺事務以來,釋永信推動成立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700多個商標,涵蓋功夫、素餅、禪服、禪藝枕頭等,打造了一個橫跨文化、旅游、養生領域的商業帝國。據統計,2006年少林寺門票收入突破1億元,2010至2020年IP授權收入超過2億元,海外分寺年收入達1000萬英鎊。杜文指出,高價香火(一柱香高達6000元)、導游與僧人分成的潛規則以及假僧人招搖撞騙的現象,讓信眾的修行淪為斂財工具。他認為,這種“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模式是中共有意縱容的結果,旨在讓佛教失去靈魂,淪為政治與經濟的附庸。

江峰進一步揭示了少林寺的全球化商業網絡不僅是斂財工具,更是統戰體系的一部分。他提到,少林寺在全球300多個城市設立文化中心、武館和禪修課程,表面是文化交流,實則形成“宗教型去中心化資本模型”。這些機構采用非盈利外殼,卻擁有自主收費、資產配置功能,難以統一審計。江峰舉例,少林寺在鄭州投資4.5億元建設商業綜合體,在澳大利亞斥資近3億美元建造包含五星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的“少林村”。這些項目不僅帶來現金流,還形成了獨立於中共管控的體系,威脅了統戰體系的控制力。江峰認為,釋永信的商業帝國因過於獨立,成為清算目標。


一位推友感歎:“金箔之下,可有禪心?”他質疑少林寺的商業化讓信眾的功德“打了水漂”,佛教的莊嚴被銅臭侵蝕。另一位網民指出,釋永信雖將少林寺打造為全球品牌,其“商僧”形象卻讓佛教信仰根基崩塌,信眾的虔誠被商業化綁架。

2015年舉報風波與政治庇護

2015年,釋正義實名舉報釋永信擁有雙重戶籍、包養情婦、育有私生子並貪污寺廟資金,引發全國輿論風暴。杜文提到,盡管《環球時報》等官媒罕見報道此事,稱其為“和尚版貪腐雙料丑聞”,但調查最終以“證據不足”不了了之,釋永信繼續穩坐方丈之位。他認為,中共情報系統對其丑聞了如指掌,卻選擇庇護,因為釋永信“政治上聽話”,是統戰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棋子。杜文透露,統戰系統內部人士曾表示,宗教場所負責人“不幹淨”反而更容易被控制,釋永信的丑聞正是其被體制掌控的“把柄”。

江峰補充道,2015年正值中共推動“文化走出去”戰略,釋永信作為“能跑能賺錢”的招牌,其丑聞被刻意淡化以維護統戰體系的形象。他提到,黨媒甚至搬出金庸小說,暗示查釋永信會導致“國家動蕩”,足見其政治保護傘之強大。江峰分析,2015年的庇護源於釋永信的政治價值,而2025年的被查則因其價值耗盡,統戰體系不再需要他。
1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